在我们国内有全国第一考之称的高考,在美国也不例外。而且参加美国高考是留学美国本科必须要经历的过程,那么留学美国高考难吗?很多人对此问题是相当关心的,下面就跟立思辰留学云来具体的看看下面文章具体的说明吧。
留学美国高考难吗
美国高考对日前,世界著名的学思环球留学教育机构发布了针对中国国内的首份SAT(俗称美国高考)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学生整体成绩欠佳,平均低于美国学生近300分,离美国官方的基准线尚有300多分的差距。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中国教育界哗然一片。因为这个报告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中国学生参加美国高考平均不及格。国内高中生奉行“高考至上”的金科玉律这么多年,为什么还会被美国高考难倒?不是都说美国学生的题目容易吗?
其实对这个问题,切勿大惊小怪。还是先了解一下什么是SAT吧。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翻译过来就是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是几乎全部美国大学,特别是常青藤联校承认并要求申请者提供成绩的考试,它是决定录取和评定奖学金发放的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由于国内高中生选择赴美读本科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光有“托福”成绩还远远不够,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生也加入到“美国高考”的大军中。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留美的学生总数达到15.8万人。
SAT的通用测试,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每部分满分800分,总分2400分。报告显示,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得分仅为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1509分相比,差距高达300分。其中,阅读和写作成为中国考生的“重灾区”,300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这两部分。究其原因在于,SAT的阅读和写作部分重点考察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一部分恰好是中国高中生最缺乏的训练。而剩下的数学部分,向来以数学好著称的中国学生果然在平均分上高于美国学生,这是因为SAT数学考试难度相当于中国高一的水平。
其实,中美两国教育环境与背景相差甚异,SAT考试完全由美国人出题,中国学生考不过也没什么稀奇。让美国学生来参加中国高考,没准输得更多。但联想到近年来学术界一直讨论的中国学生学术能力较弱、创新思维缺乏的话题,才猛然发觉美国高考中最重视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其实正是“戳准了中国教育的死穴”。
多年来中国式高考一味追求解题式的高分,学生往往被逼上“背题式应试”的死路,对于学生往后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思维并没有太多益处。国内高考应试教育一直主张要大胆改革,但多年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越来越多有能力的学生就此选择了出国就读大学,进而发展到出国就读高中。
高中生留学美国方案
第一种方案:有语言成绩直接申请美国学校
如果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已经确定好要去美国读本科,那么就要提前好好准备了。在高二到高三期间通过托福或雅思考试,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再考SAT或ACT。此类学生应该在高三上半学期就取得合格的托福或雅思成绩,在高三期间直接申请美国的大学本科。由于美国名校一般要求学生提前一年申请,所以要提早准备,在高三上学期的九月至十二月期间开始提出申请,申请结果一般要等到第二年的一月至三月间。
直接申请美国学校的好处是节省了读语言课程的时间和金钱,但是提早在国内准备托福、雅思、或SAT对申请者的英语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的目标明确、准备时间充裕。虽然这是最理想的方案,但是会给学生造成较大压力,因为在准备语言考试还要同时兼顾高中课程是比较困难的。另外,SAT考试被称为美国高考,在语言和题目上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充分准备。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建议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要参加SAT考试,因为美国综合排名前五十的名校中绝大部分对国际学生也要求SAT成绩,如果没有该成绩,学生只能选择不要求SAT成绩的学校,选校范围大大缩小。
第二种方案:申请美国学校双录取
倘若学生在高中期间没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而是在高中毕业后才想要去美国读书,同时,自己也没有准备任何关于语言方面的东西。那么,学生可以申请高中毕业后去美国读语言课程+大学本科课程,俗称“双录取”。这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申请大学课程和ESL语言课程双录取。ESL全称为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翻译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该语言课程主要针对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学校会发语言课程和大学课程的录取通知,也叫有条件录取,学生先在该大学指定的语言中心读完语言课程并达到要求后,直接进入该校本科学习。这种语言中心一般是大学内部的机构,还有些是与学校合作的单独语言中心。
先申请独立的语言中心的语言课程读完ESL ,再考托福和SAT,然后申请其他大学。虽然这种方法也是可行的,但是由于只有语言中心的录取,在签证过程中会有些困难。双录取的好处就是在美国学习语言可以提供的语言环境,而且对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对学校教育的了解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当然,双录取并不是的选择,因为提供双录取的大学都比较普通,的学校综合排名也在全美50位以后。
第三种方案:去美国读高中,在美国申请本科录取
学生在高中期间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打算,那么,可以在高中阶段,也就是高一或者高二转学去美国读高中,这样,在高中毕业时申请美国大学。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先适应美国高中的教学方式,而且很多中国学生一旦克服语言障碍,在美国高中表现都非常出色,因为美国高中课程难度较国内高中低;避开国内高考应试教育。美国的高中都会有专门的升学顾问帮助学生入理升学的问题,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定位,这样学生就能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方面有更清晰准确的判断。
第四种方案:国内上大学,再申请本科转学
如果学生已经在国内上了大学,这时也可以申请办理本科转学。这就需要学生提供合格的语言成绩,具体要不要考SAT,每所学校的要求都不相同,很多学校规定,转学生在完成一定的学分后就不需要提供SAT成绩了,但是学生要在申请转学之前详细阅读学校对转学生的要求。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大一或大二,如果不转专业,就有机会转一部分学分。
申请转学的优势在于做好了两手准备,即保证了学生“有学上”,还能保证学生“去留学”,可以算是很保险的做法。由于在大学期间,课余时间比高中时期充裕很多,也没有了各种考试的压力,学生可以在语言考试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以达到合格成绩。另外,学生先在国内体会了大学生活,再转入美国继续读,可以在学术上更快地适应课程,也对中美本科教育的不同之处体会更加深切。
美国留学高考成绩GPA要求
GPA英语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是平均成绩点数。美国多数大学对申请人GPA都有最低规定,不够最低要求的不予考虑。
GPA一般用4分制计算,换算方法参见下表:
百分制分数等级成绩点数
90-100 A 4
80-89 B 3
70-79 C 2
60-69 D 1
60以下 E 0
GPA的标准计算方法是将大学成绩的加权平均数乘以4,再除以100。
比较常见的方法还有把各科成绩按等级乘以学求和再以总学分除之。
例如某学生的五门课程的学分和成绩为:
A课程四个学分,成绩92(A);
B课程三个学分,成绩80(B);
C课程两个学分,成绩98(A);
D课程六个学分,成绩70(C);
E课程三个学分,成绩89(B)。
以上五项成绩GPA为:标准算法GPA=〔(92*4+80*3+98*2+70*6+89*3)*4〕/〔(4+3+2+6+3)*100〕=3.31
常见算法GPA=(4*4+3*3+2*4+6*2+3*3)/(4+3+2+6+3)=3.00
在具体运用中,美国大学经常采用总平均绩点与最后两年平均绩点。
总平均绩点(Overall GPA)是将全部所修学科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点数,最后两年平均绩点(GPA for the last two years)即将最后两年所修各科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点数。
在美国,90%的学校GPA计算方法是采取4分制(4.00 scale)的,仅有1%的学校会采取5分制,即A等成绩为5,B等为4,C等为3,D等为2,F等为1,这些学校的最低入学标准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中国学生在申请时,应按照自己原先学校采用的GPA制提供成绩,同时注明采用了哪一种的GPA制。
对我国学生很不利的是中国大部分学校的评分都相当严,很多实际成绩很优秀的学生把分数换算成GPA后却还不够3.0,在有些大学里班上前5名学生的总平均成绩都可能会在82分以下,这样在申请美国大学时,GPA都要变成3.O或更低,只能进一些三四流的学校。
为了消除这种不利,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在成绩单或是推荐信以及读书计划中说明这种GPA实际上是由于评分标准十分严格而导致的;
二是在提供成绩单的时候,列明这样的成绩在全班,或是全系所排的名次以及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