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美最早一所收录中国大陆本科学生的学校的招生官,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早在十几年前就能接触到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中国学生。在这近10-15年中,我发现中国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sophisticated(见多识广)。特别对于一些顶尖大学来说,中国申请者不再只等同于优异的学业成绩和一大批奖项,他们还游历了很多国家,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和夏校,他们越来越注重培养自己的“软技能”。他们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对他们周围的社区,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他们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公民”。我想,这正是美国顶尖大学所希望看到的中国申请者的特质吧!
问:在录取中国学生时,他们的高中学校是中国的体制内学校或者是国际学校(国际课程),这会影响申请结果吗?是否存在更喜欢体制内名校的学校,或者是国际学校(课程)的学生的倾向性。
答:我的回答是很多招生官经常用的套路:It depends (看情况)。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谁在阅读和评判你的申请材料。例如,如果是我这样的有几十年经验的招生官,我知道中国有哪些好的体制内高中,要进这些重点高中对于一名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而且,这些体制内高中的最终目标就是高考。
问:据我知道,高考可能是全世界要求最高的一项大学入学考试(尽管有人质疑)。这些经历了魔鬼般高考备考经历的中国学生,将来很有可能是北大清华的料。但是有些尤其是年轻的招生官对中国的教育系统比较陌生,所以当他们看到来自国际学校(课程)的申请者就读他们熟悉的AP/IB课程,他们自然而然地会认为这些学生会在将来的美国大学中有更多的胜算。实际情况是,他们不知道中国高考有多难!有一次我读到中国的高考作文题,我差点没有当场哭出来!
答:当然,还有一种观点,即胜任高考的学生充其量只会死记硬背,他们没有经过国际课程的历练、或者受过课外活动对自己身心灵的滋养,所以不如就读国际课程的学生那样具有多面性。无论申请者就读哪种课程,有一点是不变的,即这个申请者的学业必须是非常优秀的,这比就读什么课程来得重要的多!
以上是立思辰留学360整理,有更多留学问题欢迎咨询立思辰留学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