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名校也需气质匹配
前几日看到一则新闻,美国一名华裔女生的SAT考了2400满分,就自信满满的只申请了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3所美国名校。虽然新闻上说结果令人意外,所有学校都拒绝了她的申请。但是在我们整个行业看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外!
当然,“被拒”,对于一心留洋求学的学子来讲是个“悲剧”。那究竟外国名校录取有什么条件?美国留学申请被拒有哪些影响因素?以及收到拒信之后我们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呢?
被拒=能力不足?
作为美国顶尖学府,常青藤各高校的竞争无疑是非常激烈的,每年不乏众多满分的学生被拒。2014年斯坦福的本科录取率就创了美国名校的最低记录,仅有5.1%。常春藤盟校的平均录取率也仅为8.92%。
是否被拒就代表能力不足呢?让我们来看看之前在网络上很火的一封来自斯坦福大学招生官Richard H. Shaw写给被拒学生的邮件。“先不管录取时对申请人资质的侧重和倾向问题,每年都会有数千学生被无情地拒绝掉。毫无疑问的是,这些被拒掉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符合斯坦福的申请要求的。实际上,有着GPA4.0(满分)的申请者的数量是我们实际录取人数的四到五倍。”
由此可见,很多申请者被无情的拒绝,并不意味着能力不被肯定,而是竞争太大。如果你曾看过《Admission》这部电影,就会明白,名校招生官也是人,无奈名额有限,所以他们在甄选人才的过程中也不免纠结。Richard H. Shaw在采访中也说过:“我也希望有一个公式来解释谁能够被录取,谁会被拒掉,但决定是否录取一名学生是一门艺术,而并非科学。”
被拒后,或可曲线求学
无论录取与否,美国的大学都会给每个提交了申请的学生发送回信。如果收到了申请学校的拒信,广大准留学生应该怎么处理?对此,专业顾问指出,可以考虑“曲线求学”或者“重整旗鼓”这两条路线。
“曲线求学”针对的是希望尽快出国的学生,建议这类学生尽快查询还有哪些院校有申请名额,及时投递申请材料。据专家介绍,像普渡大学、宾州州立大学等一些名校可以采用“滚动入学”的方式,对于错过最佳申请时机的学生来说,还有机会争取学位。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申请预科或者桥梁课程,这类课程的开学时间比较灵活,而且还可作为名校的跳板。
“重整旗鼓”针对的是目标院校明确,希望申请直录的学生。专业顾问建议,学生在总结失利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申请方案,并做好充分的申请准备,延迟半年或一年时间,更从容地应对明年春季或者秋季的入学申请。
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实力不错,不应该被拒绝。小编提醒这类学生客观分析被拒原因,“如果是由于学术背景较弱而被拒绝,建议尽快更新申请材料,比如整理出新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论文发表、实践经历以及重要的获奖项目,及时与校方沟通,尝试让校方接受新的申请材料。”
但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的是,对于顶尖名校来说,拒信变Offer的概率比较低。如果你有志申请名校,务必清晰定位,踏踏实实做好申请准备。
防拒信,选校要有策略
申请名校被拒的因素有很多,但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出现了一些选择偏差或考虑不周全的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存有‘非常春藤院校不去’的想法,导致申请失利,这类失误常发生在‘学霸’身上。顾问建议,学生和家长在择校时不能一味的“Ranking至上”,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选校申请方案,为自己留下“保底”院校。
另外,准备不足也是导致申请失败的重要因素。美国留学本科申请,除了准备标准化考试,选校选专业、制定留学方案之外,还有准备文书材料,设立申请账号等,过程比较繁琐。如果学生自己不清楚其中的过程,一定要找专业人士帮忙,如果准备不充分,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对院校和专业信息了解得不够全面、标准化考试成绩没有达到申请要求、文书格式不对等问题,最终导致申请不成功。
牛校的“神拒绝”
最中肯的拒信
“申请我们学校的人很多,每个人都不错,可你没有排在前面。学校只能选择那些适合的学生录取。”——贝茨学院
最无奈的拒信
“我们很遗憾地通知你,你的家族在我校就读的传统到你这里难以为继。因为你不够入学的资格。”——波士顿大学
最温暖的拒信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学生进入哪所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未来四年中的成长。”——哈佛大学
最有人情味的拒信
“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你所喜欢的学校,在那里你会学习得很快乐,而该所学校会因为你的加盟而受益无穷。”——杜克大学